2024年8月,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开展诉讼赔案专项审计工作,发现一异常的理赔案件,通过与相关部门配合打击,成功破获一起涉嫌“黑产背后收购百万豪车诈骗理赔款”犯罪案件,2025年7月完成司法判决,相关人员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成功挽损144.08万元。
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2024年8月,该公司开展“历史诉讼案件审计”工作时发现一笔存在疑点的理赔案件,案件中的雷克萨斯570车辆发生多方交通事故,先后被三辆车不同程度撞击,多起事故中均为无责。事故车辆在平安产险承保车损险,车损险保额达124.26万元,事故后分别2次向该公司提起诉讼申请代位赔偿理赔,最终经法院审理判决,车损赔付金额共计144.08万元。赔付金额超车损保额20余万?但案件诉讼流程均未发现异常。
那么事情的“症结”在哪呢?
通过平安产险审计人员进一步调查,对历史赔付案件资料进行核对,发现理赔车辆通过伪造两份保单地址和名称,分别在两个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妨害了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两次车损评估均由“辽宁**价格评估有限公司”价格评估。经走访调查了解,处理该案交通事故的交警部门从未对辽A0****车辆出具过《辽宁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证评估委托书》,涉嫌虚构评估委托事实,违法评估并扩大车辆损失金额。如此,初步判定存在一保险诈骗犯罪链条。
为挽回公司损失、加大打击力度、深入挖掘内外部风险人员,最终我公司向辽宁金融监管局、公安部门移交该保险欺诈线索,最终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
据相关调查部门调查、取证,基本掌握了以车主刘某、辽宁**价格评估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同时为修理厂负责人身份)的犯罪团伙欺诈证据,确认该案件为车主刘某出险后,由“辽宁**价格评估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利用虚假保单、虚假价格评估等手法,通过诉讼达到不法获利行违法行为。并且车主刘某存在无证换驾的违法事实。最终2025年7月完成司法判决,相关人员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公司成功挽损144.08万元。
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相关人员在案件分析总结时表示:以上欺诈案件为黑产人员背后组织有预谋的非法获利行为,但最终与公安机关共同努力下实现犯罪打击,成功挽回了损失。未来,将通过建立科学的理赔程序,提高理赔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杜绝风险案件赔付。也将继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协作,同业大数据互通,严厉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行为,扩大保险反欺诈战果,让图谋欺诈者不再有机可乘。
来源: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