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第七届科技金融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作为聚焦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国家级高端平台,本次论坛汇聚国家相关部委领导、金融监管机构专家、头部科技企业负责人及资深投资机构代表,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金融活水滋养实体发展”核心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国创集团总裁兼宝铨证券董事长曹杰,凭借其对国家政策的精准把握、广泛的资源整合能力及金融领域深厚实践,出席本次盛会并发表权威观点,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资本市场趋势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路径展开深度分享,引发全场高度关注。
国创集团作为千亿级规模的金控投资集团,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导向,依托“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医药、大健康医疗、智能机器人、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及儿童素质教育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在资本市场布局上,集团凭借专业团队与敏锐市场洞察力,于香港和A股市场均斩获亮眼成绩。
在香港投资市场,国创集团聚焦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通过直接投资、参与港股通等方式,布局了多家行业头部企业。集团在香港市场的投资组合涵盖金融科技平台、创新药研发企业等,这些项目不仅为集团带来了可观的财务回报,还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当地新兴产业发展。例如,集团投资的某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后市值稳步增长,成为行业标杆,为国创集团贡献了丰厚的资本增值收益 。
在A股市场,国创集团同样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年末,国创集团通过旗下投资平台累计持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股权,持仓总额达数十亿元,涵盖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大消费等多个领域。在过去的一个完整财年,其A股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跑赢同期大盘指数,收益率位居同类机构前列,收益总额可观,持仓胜率高。如在高端制造领域投资的某上市公司,随着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份额扩大,股价稳步上扬,为国创集团带来显著投资收益 。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曹杰结合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规律,系统阐述国创集团在关键领域的布局逻辑。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力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国创集团通过设立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投资培育了一批掌握核心算法、自主算力芯片的科技企业,推动AI技术在医疗诊断、工业质检、智慧教育等场景深度应用;在创新医药与大健康领域,集团聚焦肿瘤治疗、基因检测、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实验室,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破解“卡脖子”医疗技术难题;在光伏新能源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集团锚定“双碳”目标与制造业升级需求,投资布局光伏组件高效生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企业,推动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在儿童教育领域,集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方向,投资优质素质教育机构,引入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作为宝铨证券董事长,曹杰详细介绍了券商平台的历史业绩与未来规划。宝铨证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依托国创集团产业资源优势,在证券承销、资产管理、投资研究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过去3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为客户创造了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展望未来,宝铨证券将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一方面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优化交易系统、提升客户服务精准度;另一方面积极布局跨境业务,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稳步向“亚太地区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目标迈进。
谈及当前A股市场走势,曹杰在论坛现场作出深度分析。他认为,尽管A股短期面临市场波动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及资本市场改革深化,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与上升空间明确。他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判断,聚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曹杰表示,未来国创集团将继续秉承“创新、协同、共赢”发展理念,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深化“金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金融”的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布局力度,持续优化产业与金融协同生态。同时,充分发挥集团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资源+服务”一站式支持,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市场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中国第七届科技金融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科技与金融领域的深度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曹杰的发言不仅展现了国创集团作为千亿级金融控股投资集团的战略视野与产业实力,更为行业探索“科技-金融-实体”协同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赢得与会嘉宾广泛认可。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