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一项专利(202411792939.6)成功攻克老年“数字鸿沟”这一世界性难题,标志着数字包容时代迎来新破局。不识字的老年人也能像大学生一样网购、点外卖、扫码支付、医疗挂号、社区团购......他们无需更换智能手机、无需记忆复杂步骤、也无需接受专门培训,真正实现了“零成本、零门槛”跨越数字鸿沟。
世界性难题:老年人在智能时代的“失语”与“失速”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适应扫码支付、线上预约等场景,正逐渐被隔离在数字生活之外。各国普遍采取的适老化改造往往投入大、周期长、效果有限,要么依赖定制化硬件,要么需组织大量培训,难以实现广泛覆盖和持续应用。
即便中国已推动超3000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老年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仍面临语音识别不准、界面复杂、操作步骤多等痛点。
中国答案:颠覆性专利实现“零成本”普惠跨越
在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前,中国创新者另辟蹊径,从交互设计上实现根本性突破。该技术采用“一键操作+各个操作界面预设数字及对应指令+视频语音引导”的创新模式,老年人仅需观看循环演示视频,说出对应数字,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如图)。
该方案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价值,更开辟出新的经济蓝海,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带来多赢机遇。
一、赋能银发族:从“数字难民”到“数字公民”
最直接的改变,是让老年人重获数字生活的自主权和尊严。他们不再需要事事求助子女或志愿者,而是能够凭借数字指令,自主地完成网购、挂号、支付、出行等日常事项。这种“我能行”的掌控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二、为政府减负:从持续投入转向长效治理
传统模式下,政府弥合数字鸿沟需要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采购定制设备、组织培训和招募志愿者,效果却难以持续。该项专利技术提供了长效解决方案,政府无需再为各类App和终端逐一投入改造资金,也无需组织大规模培训,即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适老化支持,极大缓解公共财政压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行政效能的双重提升。
三、为草根“赋能”:降低创业门槛,打开万亿市场新蓝海
与动辄需要数亿投入的AI创业相比,该技术创业门槛极低。普通开发者仅需掌握该设计,就能以极低成本开发出老年人喜爱的应用。这为草根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移动互联网适老化赛道将掀起一波创业热潮。
四、变“社会负担”为“发展红利”
中国有2.6亿老年人,其数字融入将释放巨大消费潜力。网购、外卖、医疗挂号、出行、社区团购等老年人高频数字场景都是待开发的蓝海市场,每一项基于此技术的微创新都可能催生新的互联网小巨头。
五、创造新就业
正如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催生了主播、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岗位一样,这项普惠技术的普及,也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六、出海前景广阔
老龄化与数字鸿沟已是全球性挑战。该技术具备极强的复制性与适应性,为中国科技出海提供新路径,有望在海外市场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