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在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和吴小街镇的文化站里,总能看到一群年龄各异的学员,聚精会神地跟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练习拳法。这位老人便是75岁的朱林修,市级非遗项目“武当直趟八卦拳”代表性传承人。自62岁返乡后,他已坚持义务授徒六年,分文不取,只为将自己珍视的武艺传承下去。
朱林修是武当全真邱祖龙门派第二十五代传人,自15岁起拜师学艺,习练直趟八卦拳、龙头杆棒等功夫,五十余年练功不辍。早年,他为生活曾在广东汕头、北京等地授拳二十余年。2012年,年过花甲的朱林修回到家乡蚌埠。他说:“在外教拳是为了生活,回到家了,就想为家乡做点事。”
看到自己坚守的拳种在本地流传不广,他萌生了强烈的传承使命感。“我这门武术,按老传统是不外传的,”朱林修坦言,“但时代变了,再保守,这门手艺就没了。当年我学艺时师父分文未取,所以我在家乡教拳,也绝不收费。”怀着传承技艺的朴素想法,他打破门派传统,于2019年左右开始在镇文化站开设免费公益课堂。
六年来,无论是严寒酷暑,朱林修都骑着电动车准时往返于家和教学点之间。他的学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也有年过半百的干部,已累计教授了三十余名学员。对于前来求学者,他几乎没什么门槛,“只要想学,我就认真教,把我会的东西都教出去。”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套完整的拳法往往需要一年多才能学完,其中最长的学生已跟随他学习了三四年。
常年习武让年逾七旬的朱林修依旧身手矫健、思维清晰。他将自己旺盛的精力归功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除了每周的公益教学,朱林修还会自费带领表现优异的弟子外出参加比赛,让他们开阔眼界,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只要我还能动一天,这个拳我就会一直教下去。”朱林修的话语简单而坚定。 (蚌报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文/图)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