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民网推出
《蚌埠高新区:新型显示“屏”频出彩》报道
聚焦蚌埠新型显示产业发展
人民网报道截图
全文如下
“蚌埠六大产业集群”系列报道之五
蚌埠高新区:新型显示“屏”频出彩
展厅,通常是客商参观一家企业的第一站。这里展示着企业最先进的产品、最卓越的成绩和最密切的合作伙伴,表现出的永远是企业最好的一面。
然而,来到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科技”)旗下的显示材料分公司(以下简称“UTG分公司”)和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国显”),展厅里摆放着的却有一块块呈蜘蛛网状裂开的“碎玻璃”。
“这些玻璃并不是坏的,而是因为很多客商不相信这种材料竟然是玻璃做的,我们特地砸出的花纹。”蚌埠国显负责人表示。
“触摸屏-偏光片-后盖”三合一而成的显示模组。人民网 丁纪 摄
以手机为例,大伙一不小心摔坏的“外屏”和“内屏”,其实是新型显示行业的主产品——触摸屏和偏光片。而手机显示终端整体,还包含手机后盖,这也是玻璃制品。
再比如说,近年来折叠手机成为热门款。而屏幕折叠,实际上就是玻璃在折叠,由UTG分公司生产的30um厚的超薄柔性玻璃,弯曲半径可达1mm。
更有甚者,还有可以“传声”的玻璃,在玻璃装置的影响下,声音可以朝向指定方向发出,在其他方向上却能保持安静。
凯盛科技的玻璃产品不但外观有着“欺骗性”,还有着独特的科技性能,难怪需要用“碎玻璃”来证明自家产品是兼具含“玻璃”量和科技感的新型显示材料。
“薄不可见”的减薄玻璃。人民网 丁纪 摄
如今,凯盛科技在蚌埠部署有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板块,在凯盛科技集团内部便可实现“从一粒沙子到显示终端”整个产业链条。
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龙头企业,凯盛科技落地蚌埠已有25年。从原先“单打独斗”的玻璃工厂,到现在“百花齐放”的新型显示领军者,凯盛科技的发展与蚌埠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始终同频共振。
现如今,凯盛科技组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2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82件、软件著作权26件。
而蚌埠高新区有新型显示配套产业园、硅基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共计98.54万平方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园可开展19种电镀类型,可建设180条电镀产线,能满足新型显示产业所需要的PCB、FCB要求。
蚌埠高新区。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蚌埠高新区绘制新型显示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超纯石英应用材料、黄光AG玻璃等亿元以上延链补链项目10个、总投资12亿元。
目前,蚌埠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显示模组、柔性玻璃为核心,以玻璃盖板、显示终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逐渐完善“显示材料-显示模组-显示终端”三大产业链,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5家。
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支持新型显示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认定基础级智能工厂1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其中,支持国显科技深度接入deepseek,节省企业成本超4055万元。
“预计到2030年,蚌埠市‘显示材料-显示模组-显示终端’产业链将全面形成。”蚌埠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开发新型显示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在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典型应用场景上不断涌现新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