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烟火升腾处 消费热潮涌

2025-11-04 10:12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暮色笼罩,东海大道上的霓虹折射成流动的星河,与商场内人声鼎沸的热闹交织,蚌埠这座百年商贸重镇正焕发新的消费活力。

如何激发消费燃爆点,推动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经历了被誉为“小上海”的高光时刻,从百年沉浮中走来的蚌埠,正以创新之力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实现消费革命与城市能级的双重跃迁。

如何借力

商文旅体融合,打造消费燃爆点

从蚌埠“土著”美食烧饼夹里脊、冰酒酿、麻辣串,到极具特色的各地美食烤冷面、臭豆腐,从老字号的匠心传承到网红美食的创意碰撞,周末的篾匠街饮食群人头攒动。在这里,美食不再只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今年9月,美丽的龙子湖畔迎来了一场音乐狂欢,让“一脚跨南北、相约在蚌埠”成为天南海北乐迷们的嗨玩“密语”。

一场音乐节点燃的不仅是现场观众的热情,还有游客们对“皖C三件套”的向往。“蚌埠两日游”“打卡蚌埠美食”等词条迅速火爆,成为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的最佳注脚。

近年来,我市创新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传统促销活动叠加龙虾啤酒嗨玩节、龙湖音乐节、国际马拉松等新型消费节庆,场内外观众超千万人,累计吸引市外客流超亿人次,市外游客占比70%以上,网络总曝光量超6亿,带动消费超百亿,消费热点效应凸显。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商文旅体共振,打造新型融合消费IP。升级龙虾啤酒嗨玩节、烧饼夹里脊等消费IP,推动‘蚌埠味道’从餐桌消费向零售消费延伸,延伸‘票根’经济带动下游吃、住、购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蚌埠消费元素曝光度、影响力。”市商务和外事局流通业发展和市场运行科科长徐胜军说。

如何育新

“首发经济”引领,培育新型消费场景

傍晚的蚌埠银泰城五楼餐饮区,排队现象已不仅是“吃饭前的等待”,而是演变为一种融合社交、娱乐与消费体验的城市生活图景。此起彼伏的电子叫号提示音,空气中弥漫着各地美食的融合香气,混合着人群的喧闹,让这里成为一种新型消费的体验场。

高频次的叫号声成为商业体“人气指数”的背景音,而等位催生出“边吃零食边等”“边逛街边等”“边拍照边等”的新型消费习惯。近年来,我市以“首发经济”为着力点,加速培育新型消费,2025年,银泰、万达、吾悦等商业综合体及特色商业街区新招引FANEN(法念,知名面包品牌)等品牌安徽首店4家,梅果、橘朵、做披萨的奇葩等蚌埠首店45家,总数居全省第7位,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

消费载体的多样化成为培育新型消费的重要路径。目前,全市现有特色商业街区21个,三县六区特色街区实现全覆盖。其中,省级特色街区6个、省级商文旅融合示范街区2个。截至2024年底,中心城区建成1000平方米及以上商业网点129个,淮河路、东海大道、淮河文化广场城市商业中心及张公山、淮上区、高铁新区区域商业副中心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以万达金街、银泰映巷街区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美食型、休闲旅游型多元化消费载体成为城市消费新地标。

围绕“创新”二字,我市将在蚌山篾匠街、龙子湖幸福美食街、宝龙东广场澳门风情街、怀远山水文园等特色街区突出融合理念,建设集多重元素为一体消费新地标,推动一批新型消费载体在蚌壮大。

如何做强

“流量”变成“留量”,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一句“蚌埠住了”,让淮河之滨的“珍珠之城”蚌埠火热全网。近年来,从中国南北分界线、珍珠女雕塑走红,到哪吒传说发源地九湾村出圈,蚌埠作为新晋“网红”城市,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影响力,实现“流量”向“留量”转化,成为摆在面前的长久之问。

蚌埠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及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能级凸显,商贸发展优势明显,“十四五”期间全市已累计新增入库限上企业1039户,限上批零住餐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407户,较“十三五”末增长76.3%。

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十四五”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位居全省前6。202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2位。

区域消费中心功能增强,建成运营银泰、万达、吾悦等大型城市综合体6个,总量居皖北前列。蚌埠银泰城年营业额超10亿元,为皖北第一。蚌埠中恒商贸城、蚌埠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综合市场辐射皖北,年均市外采购额超15亿元。

放眼未来,我市将立足皖北中心城市定位、特色美食与文旅资源及现有消费基础,构建“强体验、强辐射、强活力”的消费生态,持续增强消费影响力。支持甜啦啦、伟伟冰酒酿、尔康食品(烧饼夹里脊)、阿财老铺(龙虾美食)、卫食园等加大品牌开发与培育,开展跨界经营、异业合作,以品牌影响力拓展蚌埠消费新元素。

“争取至‘十五五’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60亿元,五年增长30%以上,总量迈进全省前5,新增培育首店350家,省级特色商业街达到10条以上,力争国家级特色街区实现突破。”徐胜军表示。  蚌报融媒体记者 李景



深度阅读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首次”
[详细]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持续发展新范式的倡导者、“行动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