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五河县新集镇王场村,村道绿树成荫,池塘水波粼粼,农家庭院花草芬芳、门前屋后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抽水马桶,卫生间窗明几净。

“以前的旱厕又脏又臭,冬天冷、夏天蚊蝇多,现在改成水冲厕所,跟城里一样干净,用着太舒心了。”回忆起往昔,村民陈大妈眉头紧锁。而如今,抽水马桶已成为王场村家家户户的标准配置。
这一改变基于一场“尊重意愿+质量管控+长效管护”的创新实践。自2017年启动改厕工作以来,王场村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从选址到模式都让村民自主决定,目前全村新农村厕所高标准改造938户,覆盖率95.3%,建设公厕11个。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该村还建设了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站,完善农村户厕粪污收集、存储、利用的长效管护机制的市场化维修服务体系。村民可以通过微信扫码、打电话等方式通知专业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有效解决了“厕所满了谁来清掏,厕所坏了谁来维修”的问题,对于五保户、贫困户等特殊群体,通过适当补贴或减免方式帮助改造厕所,安排专人负责清掏。

2022年,王场村打造五河县“首厕过关制”示范教学点,累计承接省市县各类观摩培训30余场次;今年7月,王场村代表五河县入选农村改厕“小改进、微创新”全国七大典型案例之一。与此同时,王场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工作,投入资金70余万元,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了一幅既有烟火气,又有高颜值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王场村“厕所革命”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度融合,是五河县生态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通过协同治理大气、水、农村人居环境与工业污染,走出的一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新路。
马拉沟陈巷段曾是垃圾堆积、水草丛生的黑臭沟塘。2022年起,五河县结合怀洪新河灌区马拉沟治理工程,对沟塘两侧护坡进行修复,塘底进行清淤除草,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护坡整齐、水面清澈的生态景观。今年以来,五河县坚持深化水生态治理,通过实施河湖网格化管控,建立“一河一策”台账,累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20余个;7个国、省控断面除沱湖湖区断面外均达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安徽镇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工业铝型材和建筑铝型材。为解决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和非甲烷总烃废气等污染物排放问题,该公司投资50万元,在塑粉生产区域单独设置封闭的生产车间,并安装集气罩、布袋除尘器等设施,经处理后,粉尘和废气均可实现达标排放。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再到工业绿色转型,五河县的生态治理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大气治理领域,我们实施控尘、控车、控排、控烧、控油‘五控’措施,在建筑工地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划定高排放车辆禁行区,推广餐饮油烟净化装置。”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子意介绍,截至目前今年该县PM2.5平均浓度降至29.11μg/m³,同比下降7.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2.3%,PM2.5平均浓度绝对值首次跃居皖北18县榜首。(记者 吴媛媛)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