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李景
正值五一假期,川流不息的候车厅内,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时而快步小跑帮旅客拿行李,时而端坐服务台为旅客办理票务手续。19年来,她以光阴为纸、奉献为墨,用柔肩扛起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以创新绘就服务为民的温暖画卷,在候车厅内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璀璨诗篇。她就是全国劳模、市长途汽车中心站瑞青班班长李丹。
从事交通行业19年以来,李丹接过“全国劳模”余瑞青的接力棒,先后荣获蚌埠好人、蚌埠市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连续当选安徽省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近日,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国家级殊荣,于4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服务为本 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这里有人倒地了!”熙攘的候车厅内,一声大喊响彻大厅。李丹闻讯而来,只见一名中年旅客倒在座位旁,四肢抽搐,嘴吐白沫,表情十分痛苦。李丹凭着多年的经验判断,应该是突发癫痫病,于是她迅速用手掰开旅客嘴巴,把口内的污物清理干净,防止窒息,一边让同事拨打120,一边疏散围观的旅客。经过及时处理,这名旅客逐渐恢复了神智。而李丹只是简单地清洗休整,就迅速回到了岗位上,为其他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蚌埠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而李丹所在的市长途汽车中心站,是蚌埠的重要客运枢纽,承担着迎来送往的重要职责。李丹以“老班长”“好老师”“全国劳模”余瑞青为榜样,传承并弘扬“瑞青”精神,创新推出“李丹支妙招”“法律援助点”“邮寄小候鸟”等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南来北往旅客营造了温馨“旅客之家”。
“邮寄小候鸟”服务为年龄在6至12岁且无成人陪伴、单独乘车的小旅客,提供购票、候乘、护送上车、信息登记及跟踪反馈等系列服务。2014年至今,李丹已安全护送小旅客300余人次,在全省开创了此类服务先河,并荣获安徽省第四届志愿服务大赛二等奖。
奉献为魂 志愿服务微光成炬
日夜交替,李丹十九年如一日,为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寒来暑往,她披星戴月、终年无休,在人潮涌动的候车厅内挥洒汗水;日月流转,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将青春最美的年华奉献在了这个最平凡的岗位上……
迎送天下客,温暖万人心。19年岁月如梭,李丹从来没有享受过节假日的欢愉,别人最放松惬意的休假时间,却是李丹最忙碌、精神最紧绷的关键时刻。客来五湖四海,语汇南腔北调,独自出行的盲人、不慎走丢的孩童、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身无分文的孤寡老人……十九年来,数以千计的困难旅客得到过李丹的救助。
作为市长途汽车中心站志愿服务队队长,她以“服务旅客、奉献社会”为宗旨,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场所,带领志愿者开展了“售票进校园服务学子”“送票进工地”、腊八节送腊八粥、春运送祝福、重阳敬老、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共计开展志愿者服务80余次,捐款捐物4万余元。在全体志愿者共同努力下,蚌埠长途汽车中心站也被授予“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改革为源 创新引领勇闯新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出行方式多样化,传统客运车站也站在了改革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李丹毫不犹豫,也不退缩,紧跟车站转型的步伐,争当转型“尖兵”,力争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蹚出一条新路。
“瑞青甄选”直播间里,“丹姐”手持怀远石榴、沱湖螃蟹,将蚌埠特产的故事讲成全网热捧的“文化IP”。李丹化身为主播“丹姐”,从精心选品到产品的营养价值,从推介蚌埠美食文化到助力乡村振兴,以多样化、接地气的风格和服务,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瑞青·丹姐体验”。
“校园直通车”穿梭于校园和车站之间,李丹牺牲大量业余时间精力,组建各个校园直通车家长联络群,及时了解家长、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定制客运服务。
“瑞青无缝换乘服务站”内,李丹不惧严寒酷暑的守候,让旅客告别了拎着大包袱小行李出站转乘的不便,她组织志愿者开通的两站间“便民摆渡车”服务,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最暖一公里”。
“全国劳模的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激励我在工作中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李丹说,“我深知每一个微笑的指引、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承载着群众对出行的期盼,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让南来北往的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方寸车票承载万千信任,以暖心服务守护旅客幸福抵达。李丹将继续以奉献、创新及点滴善行绽放葳蕤暖意,引领照亮着陌生人的一程又一程,让劳模精神的火炬在千里通衢上生生不息。
编辑:贾铁成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