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禹会区张公山街道吴湾社区:家门口的“和事佬” 居民心里的“暖宝宝”

-

2025-05-09 15:35     来源:
        

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通讯员 李东杰 文/图

社区议事亭里,居民们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问题。

“以前,居民们遇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这些‘闹心事’,心里干着急,不知道找谁说理。”吴湾社区党委书记张梅说,有了“张公解忧”调解室,大家遇到事,也有人帮着劝一劝。

“张公”是谁?张梅告诉记者,相传明朝有一个姓张的战将,晚年隐居在张公山上。因其乐善好施、德高望重,百姓们偶有矛盾,便请他断是非、明事理,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百姓尊称其为“张公”。

“张公解忧”调解室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一支专业、高效、富有责任感的调解队伍。

在一次邻里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中,退休干部吴大爷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稳定当事人情绪;网格员小杨迅速核实漏水情况,提供房屋建筑结构等相关信息;社区“两委”成员协调专业维修人员评估损失与维修方案。经过多方努力,矛盾成功化解,邻里关系也得以修复。

“张公解忧”调解室不仅注重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还创新推出了积分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居民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社区设立了积分小超市,居民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社区巡逻等治理活动,均可获得相应积分,可凭借积分在积分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现在,我感觉自己也是社区的一分子,能为邻居们做点事儿,心里特别踏实。”居民赵大姐说,有一次,她家里有急事需要临时看护老人,便试着咨询社区是否可以兑换看护时长。社区立即联系志愿者为其家中老人进行了临时看护。这次经历让她深受感动,如今她也成为调解室的得力志愿者。

“张公解忧”调解室还依托社区党建阵地,打造了“红湾议事厅”特色平台,围绕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等重大事项,组织党员、居民、物业、商户代表共同协商。

5月8日上午,吴湾社区迎来了一场紧急商讨会。几位居民来到社区,反映小区部分墙面出现渗水、发霉等问题。现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记录问题,会后及时联系物业、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实地查看。

在解决柏庄跨界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题时,小区党支部成员、业委会、居民代表、物业通过议事厅征集了200余条居民建议。经过多次咨询、走访、询价,最终确定了“集中充电桩+智能充电柜”的改造方案,实现了多方共赢。

“红湾议事厅”建立了“议事—落实—反馈”闭环流程,通过公示栏、线上微信群公开进度,确保议题件件有回音。

“张公解忧”调解室成立以来,社区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居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张梅说:“基层治理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温度。‘张公解忧’调解室,就是我们的‘和事佬’‘暖宝宝’。”

编辑:贾铁成



深度阅读

习近平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就中瑞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详细]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