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蚌医大一附院援藏医疗队带领高原冠心病治疗进入智能新时代

-

2025-05-21 10:16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 通讯员 张青黄)近日,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科技+仁心”的生命救援。来自蚌医大一附院安徽省第十批援藏专家邵杉、余小华率团队,运用新型人工智能(AI)型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成功为一位84岁藏族老人完成高难度心脏支架手术,这也是西藏首例腔内影像学指导下的精准PCI治疗,标志着高原冠心病治疗迈入了智能新时代。

患者是一位84岁的藏族老人,15个月前曾突发严重心梗,虽然当时抢救过来,但没有植入支架,血管里遗留的“定时炸弹”一直没拆除。最近老人又出现持续胸痛并入院治疗。老人术前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老人的心脏主要血管都严重病变,且部分区域十分狭窄快要全部堵死,就像山路塌方后只剩一条羊肠小道。

传统手术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而这次蚌医大一附院的安徽援藏专家们带来了最新"黑科技"——AI血管内超声系统。这个智能设备就像给医生装了"透视眼",能详细影像和实时监测,实时为支架植入提供依据与指导,实现了精准诊断与治疗的精准结合。在它的精准导航下,专家们成功在血管最狭窄处植入支架,血流瞬间恢复通畅。

据了解,山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在蚌医大一附院援藏专家邵杉的帮扶下,在当地已经开展多项医疗新技术。

自2016年开始,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选派了9批29名援藏医疗队员,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援藏医疗队发挥各自领域技术特长,先后开展了60余项高难度操作、高级别手术,如影像科专家开展的64排螺旋CTU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骨科专家开展的颈椎齿状突骨折前路手术、心血管科专家开展的腔内影像学指导下的精准PCI治疗等,很多技术填补了当地医院或西藏自治区的医疗技术空白,获当地媒体追踪报道,赢得社会各界好评。

目前山南市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已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多年来在援藏团队的帮扶下,山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已经拥有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大幅提升了当地心血管复杂病变患者的救治水平。



深度阅读

和总书记面对面 | 两个行当,一颗匠心
[详细]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