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最忆童年放暑假

2025-08-26 16:32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最忆童年放暑假

□崔建华

诗人舒婷在《童年絮味》中写道:“呵,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是的,放暑假的意义就是在烈日似火的盛夏让学生们休养生息,放下紧张的学习生活。可如今有几个家长能做到呢?我们这些生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现在最能深刻感悟到当年暑假的真正意义。那时放假就是放假,学校没有补课,也没有各科老师布置的难以完成的暑假作业,更没有校外的各种培训班。所以,放暑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开心快乐和向往的。

由于我们的村庄紧靠着澥河,因而我们的暑假生活是离不开水的。七八月份的淮北大地赤日炎炎,学游泳玩水成了我们假期的必修课。除了学游泳玩水之外,家长还给我们安排一项重要的任务:给生产队割牛草挣工分。那个年代的农村,犁田耕种全靠牛,每个生产队都有十几头牛,而每头牛一天都要吃下几十斤青草。放暑假了,队长就让我们这些学生娃去割草喂牛。每天早晨天刚亮,我们队里的几个孩子就会约好一起去村外割草。大家背着草筐,拿着磨得锋利的镰刀,筐里还会带一个拴着细线绳的玻璃瓶,从水井里打一瓶井拔凉水留解渴。一路上,我们蹦蹦跳跳,追逐着打闹着,向村外的田边地头、溪畔河坝进发。从小生活在乡村中的我们,对哪儿有草,哪儿草肥,牛喜欢吃什么草都非常熟悉。当我们手持镰刀,来到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田野间,就认真寻找那些鲜嫩葱绿的牛爱吃的茅草、毛谷谷草、猪芽草、八根草等。这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每一株都散发着浓郁的清香,都是牛宝贝最爱的美食。每当我们发现一大片绿油油的嫩草,都十分高兴。我们就挥舞着镰刀,像给大地剃头一样,把青草从地皮上齐刷刷地割下来装进草筐。很快近处的青草被我们割光了,我们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找草。有时还会钻进深深的玉米地和有的小朋友不敢去的高粱地里的老坟滩找草。我们钻进去就像是进了蒸笼,那些玉米叶高粱叶,能把我们身上刺出一道道伤痕,被流出的汗水一腌,火辣辣的疼。可我们不管这些,只要发现有成片的草足够割满一筐的,我们就欣喜若狂。

当我们把装得满满当当的一筐牛草好不容易背出田野,来到河边的一座小石桥旁放下草筐休息一下。 此时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老高有点晒人了。我们来到河滩上,捧着清清的河水,洗去脸上的汗水和泥垢,然后拿出装着井水的瓶子喝凉水,没带瓶子的就相互传着喝,或者用小手捧着河水喝。还有一个小朋友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凉馍馍和几瓣蒜,分给我们一点吃。补充了水和食物后,我们又捡了破瓦片、薄石片或者烂陶瓷碗片玩打水漂,比谁的水漂打得远打得多,谁打的水花更漂亮。站在河滩上,我们倾斜着身子,把薄薄的瓷瓦片贴着水面向对岸抛去。此刻,金黄色的阳光照耀水面,一眼望去,河水波光粼粼。瓦片在河面上跳跃着溅起朵朵浪花,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

河滩上,回荡着孩子们在快乐暑假中的一阵阵欢声笑语。





深度阅读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详细]
学习手记|“济济一堂、共商大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