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天桥街道:“志愿积分”赋能基层治理,激活社区服务新活力

2025-09-01 10:06     来源: 蚌埠新闻网
        

今年以来,天桥街道以志愿积分为突破点,持续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不断完善群众需求收集、志愿者激励回馈工作机制,构建了“社区搭台、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的互动格局,进一步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源动力”,实现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多元融合,搭建“志愿积分”管理框架。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力量不足、居民参与度低、服务持续性弱等困境,街道研读资源缺口,通过“党建引领+地企联动+志愿协同”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设立“爱心资源池”,打造多元兑换渠道。整理可提供的医疗服务、“物业五代”服务、应急救援、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形成“资源效能清单”。吸纳调解达人、维修巧匠等特长居民参与其中,多元化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其中,让志愿服务能够更加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实现志愿服务的全面覆盖与深度渗透,为基层治理添助力、增活力。

激励托底,构建“志愿积分”服务闭环。强化积分制管理,明确规则制定、积分审核和资源协调。志愿者可凭积分兑换米、油、纸巾等日常物资;也可兑换辖区商户资源,兑换理发、维修等便民服务;另外将积分作为“社区之星”“志愿标兵”评选的重要依据,优先推荐积分高的志愿者参与各级荣誉评选。这种“物质+精神”双重激励,让“志愿积分”从“数字”变为“实惠”,以“服务—积分—回馈”的闭环模式,让志愿服务从“单向付出”变为“双向共赢”,推动基层志愿服务从“阶段性响应”转向“常态化参与”。

共治提效,重塑“志愿积分”治理格局。强化积分制度宣传力度,将积分获取规则、兑换目录、资源池情况等全程公开,定期在社区公告栏和线上平台公示明细,接受居民监督。同时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赋分标准和兑换内容。扩宽志愿者队伍规模,参与群体从退休党员、热心居民扩展到在职中青年、个体工商户等,志愿队伍结构更合理,服务覆盖范围更广。引导志愿者成为网格治理的重要力量,主动承担起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环境监督员等角色,促使社区信访量下降、公共设施维护及时率提升。

“志愿积分”不仅激活了个体参与热情,更凝聚起基层治理的“众人之力”,打破了邻里间的“陌生壁垒”,形成“人人愿参与、事事有人管”的共治氛围。(马晓婕)


深度阅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上合峰会肩负着凝聚各方共识 激发合作动能 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使命
[详细]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做睦邻友好的朋友 相互成就的伙伴 是中印双方的正确选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