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从“扶方向盘”到“按手机键”

-

2025-07-22 11:11     来源:
        

安徽日报记者  强飞

忙完麦收和夏种,村民老高急着去自家地里浇水、除草,儿子小高则通过电话,调度起一百多台正在外省的收割机。

老高叫高志祥,61岁,年轻时是固镇县石湖乡远近闻名的好劳力。小高名叫高坡,35岁,是固镇县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高性能收割机、喷灌机、双轴旋耕机、植保无人机……见到农机合作社里琳琅满目的设备,老高纳了闷:“活都被机器干了,庄稼人干啥?”

“今年麦收、夏种最忙的时候,俺爸忍不住要下地,我就让他在办公室待着,搞好‘远程遥控’就行!”高坡在2010年买了收割机,开始在固镇、灵璧、泗县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过十余年发展,他发起建立了农机合作社,运营管理着数百台套农机,光收割机就有100多台,都是当地最先进的。

小高发家的点子,还是从老高那里学来的。“给别人地里干农活能挣钱,能干个万元户。”1995年,在萧山打工的高志祥发现,当地有人专门买大型拖拉机,到别人地里干活挣钱。当年春节回家,老高就四处凑了4万元,加上自家积蓄,买了辆当时庄里最“牛”的50拖拉机,开始给四里八乡的农户干冬耕。“15元一亩地,现在觉着不高,但当年还是挣钱的!”

老高开着那台拖拉机,仅用两年时间就还清外债,还能供孩子上学。“当时我还没拖拉机的轮胎高。”小高说,后来,他挣钱买了“2408拖拉机”,自己虽然已是一米八的大个头,还是没轮胎高。

如今,小高干起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着数百台套农机,奔走在安徽、山东、河北、黑龙江……“从南往北收,从南往北种!”小高说,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打400个电话。老高感慨:“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机的更新速度比手机还快,很多机器不会用了。”

小高现在想做个全省最牛的农机资源整合平台,“各地农机都能快速调动,麦收、夏种忙完咱固镇,也能服务全国。”老高则想着自家承包的3200亩土地,“用电控播种机播下的玉米种子,像缝纫机纳的针眼一样均匀、精准。俺还是要去田头瞅瞅,有没有一些犄角旮旯机器顾不到,没种上的。”

编辑:贾铁成



深度阅读

学习·故事丨40年前,习近平表彰的“万元户”
[详细]
学习卡丨“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