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迎来结构性升级浪潮。随着国货自信崛起与消费市场对"成分党""功效型"产品的追捧,本土美妆品牌在研发实力、渠道布局与品牌力建设上持续突破,资本化进程也随之提速。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国货美妆企业启动IPO计划,涵盖护肤、彩妆、个护等多个细分领域,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优质企业价值释放成为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6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机构,拟募资9.98亿元冲击"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自1994年植物医生品牌公司设立以来,公司在中国化妆品行业已耕耘31载。始终聚焦“植物医生”单一品牌,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核心定位,深耕高山植物护肤赛道,凭借“中国品牌、中国成分”的差异化优势站稳市场。
在产品矩阵搭建上,植物医生围绕多个高山植物系列构建起全方位布局,包括"石斛兰紧致淡纹"、"积雪草舒缓特护"、"紫灵芝多效驻颜"、"冬虫夏草焕活奢养"、"青刺果轻敏保湿修护"、"高山松茸鲜活盈亮"和"黑松露赋活新生"等,覆盖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等多个品类,满足不同肤质、不同护肤需求的消费群体。
业绩表现上,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持续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展现出稳健的经营韧性。
图源植物医生招股书
作为以线下单品牌店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植物医生的渠道规模在行业内颇具优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连锁门店共4,328家,2023年11月,公司获得Euromonitor颁布的"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印证了其在单品牌店模式上的全球领先地位。
横向对比来看,同行业公司普遍布局线下连锁经营门店,但报告期各期末,植物医生的门店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同行。2022和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生活服务业连锁企业TOP100"名单,在美容美体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以美容院业务为主的克丽缇娜;若仅统计化妆品企业,公司则稳居该榜单第一,成为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线上渠道的协同布局,进一步为市场份额提升提供支撑。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研究报告,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额计算,植物医生位列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第一名。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产品零售额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8,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7;同年10月,公司再获Euromonitor"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研发实力是国货美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植物医生在这一领域同样不松懈。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推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并行的模式,构建起"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立体化研发架构。
其中,"一个中心"即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公司联合设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专注于产品基础研究和新品研发;"五大基地"包括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北京亚太皮肤科学研究所、广州顺德植物护肤配方及临床研究基地、日本东京汉方护肤科学研究中心和植物医生—江南大学中国化妆品原料成分研发基地,分别承担活性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品质保证等细分领域的研发工作。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研发成果转化能力显著。
在研发投入上,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始终保持在3%以上,持续的投入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源植物医生招股书
据招股书披露,此次拟募资的9.9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主要用于四大方向: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若IPO成功,植物医生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在高山植物护肤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同时为中国美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行业视角看,植物医生的IPO进程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折射出国货美妆在单品牌店模式、科研转化与全球化布局上的成熟度提升。随着"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的冲刺,市场或将迎来对本土美妆连锁模式价值的重估,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在资本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