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与清凉:盐城S226省道大中修项目施工纪实
八月的盐城,骄阳似火,热浪翻滚。在S226省道大中修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人影忙碌。高温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口呼吸都带着灼热的气息。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一群可敬的施工人员依然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用行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
高温下的坚守:保质保安全的施工使命
S226省道是盐城市的重要交通干线,其大中修项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与效率。为了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施工团队选择了分段作业和轮班的方式推进工程。然而,夏季的高温无疑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与风险。每天清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施工人员已经奔赴现场。阳光逐渐毒辣,地面温度迅速攀升至40℃以上。钢筋烫手,机械发烫,就连吹过的风都带着火辣辣的气息。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汗水从额角滑落,浸湿衣背,但他们手中的工作从未停歇。
“天气再热,工程质量和安全也不能打折。”现场施工队长李师傅抹了一把汗,语气坚定。为确保高温作业安全,项目部调整了作息时间,避开正午极端高温时段,并增加了早晚作业班次。同时,施工现场配备了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工人们轮换休息,避免长时间暴晒。
技术赋能:地聚物注浆工艺的精准应用
本次大中修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地聚物注浆技术。这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注入特殊材料填充路基空隙,提升道路承载力和耐久性。然而,该工艺对施工环境和技术操作要求极高,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材料凝固速度加快,注浆压力和时机的把控尤为关键。
江苏汇禾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提前制定了高温专项施工方案,优化了材料配比和注浆流程。现场,工人们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钻孔、清孔、注浆、封孔,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注浆设备旁,技术员老张全神贯注地盯着仪表盘,实时监测压力和流量。“温度高,材料反应快,必须更细心才行。”他的脸上挂着汗珠,但眼神专注。
地聚物注浆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更体现了施工团队的专业与匠心。尽管天气炎热,但每一项数据、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考验。
清凉送一线:关爱与支持凝聚奋进力量
高温无情人有情。施工人员的辛苦付出,牵动着盐城公路中心和总包单位领导的心。8月26日上午,单位负责人一行来到施工现场,为工人们送来了一份“清凉”。
饮料、矿泉水、藿香正气水、毛巾……满载慰问品的车辆驶入工地,领导们亲手将物资分发到工人手中。“大家辛苦了!一定要注意防暑,安全第一!”握着工人的手,反复叮嘱。何总则详细询问了施工进展和困难,现场协调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一份清凉,一份关怀。工人们的脸上绽开了笑容,疲惫被瞬间驱散。“领导们来送清凉,心里特别暖。我们再累也值!”现场施工人员老李笑着说。短暂的休息后,大家再次投入工作,干劲更足了。
致敬每一份汗水,期待早日通车
烈日下的S226省道,是一幅奋斗与奉献的画卷。施工人员用坚韧和汗水铺就安全之路,领导用关怀与支持凝聚团队力量。地聚物注浆技术的精准应用,更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目前,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如期完工。届时,一条更加平坦、坚固的省道将服务于民,成为盐城发展的动脉线。
致敬每一位在高温下坚守的劳动者!你们的汗水,终将化为城市的繁华与安宁。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