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仲裁视角下的低空经济法治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路空协同立体交通分会主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指导,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承办。会议聚焦低空经济与仲裁机制的深度融合,围绕无人机适航管理、低空物流组网、法律路径构建、争议仲裁实践等热点议题展开专业探讨。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路空协同立体交通分会常务副会长周勇在致辞中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亟需法治护航与标准支撑。协会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梳理好本次研讨成果,并与大家一道,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创新与规范同行”,让低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真正成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交通运输部第五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路空立体交通分会专家委员薛志刚以《低空物流“干-支-末”路空协同新组网体系建设与规避技术合作、运营风险的思考》为题,从仲裁的角度,将低空物流作为切入点,对低空经济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享。薛志刚以七类典型应用场景对低空物流的实践应用进行案例分享,详细阐述了低空物流的战略价值与现实可行性,并且从技术支持,政策保障,标准制定,成本控制四个角度,对低空物流“干线-支线-末端”的路空协同组网体系建设进行了分享。最后,薛志刚基于低空物流各个环节之间可能存在的合作与纠纷,针对低空物流目前面临的困境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与展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低空经济千人领航培育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经济学博士傅桃生,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路径及仲裁实践》为题作了专题发言。傅主任围绕立法体系的“破”与“立”、监管模式的“改”与“革”、仲裁实践的“创”与“新”三大维度,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现实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最后,傅主任就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未来趋势与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在“低空经济制造与运营法治化保障”圆桌讨论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路空协同立体交通分会副会长兼北京空天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靳发讲话指出,低空经济发展中,应用场景扮演着连接资金、政策与产业链条的关键角色,其实施过程必须依托系统化的法律支撑体系,以明确场景落地的法律属性与权责界限、构建全链条监管框架、完善政策与法律协同生态、优化纠纷解决与权益保障等关键问题,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法治化应以“动态适配”为核心,通过法律明确权责、技术赋能监管、政策引导创新,形成“立法-监管-保障”闭环,以实现场景规模化与安全发展的双重目标。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