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008,简称“连云港”)正式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强势扭转下跌趋势,达5049.01万元,同比增长5.28%;扣非净利润4700.13万元,大幅增长31.11%,边际改善明显。
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运营主体,公司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港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多重背景下,通过优化财务结构、推进基建项目、深化战略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经营层面的韧性增长,长期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利润结构与资产质量双优 经营基本面持续夯实
连云港三季报显示,利润端的表现凸显出强劲韧性,尤其是第三季度单季数据尤为亮眼,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9.01万元,同比增长5.28%;而更能反映主营业务盈利水平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4700.13万元,同比增长31.11%。
公司利润端边际改善显著,一方面源于公司融资成本的精准管控,2025年公司抓住资金市场低利率窗口期,发行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95%创同类产品新低,并置换部分高息流动资金贷款,三季度有息负债平均利率降低,财务费用有效降低,利润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参股公司盈利改善,2025年1-9月公司投资收益合计7127.67万元,实现同比增加,投资标的的稳定性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此之外,连云港财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规模也实现稳步扩张。截至9月末总资产143.69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1.23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83%,同时资产负债率维持在的合理区间。值得注意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极小,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非经常性损益749.10万元,仅占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5%,这意味着连云港利润主要依赖主营业务,经营盈利的“含金量”较高,可持续性更强。
基建、合作、管理多维度发力 持续加固发展根基
前三季度,面对行业挑战,连云港紧扣“高质发展、转型升级”主线,在生产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运营管理三大领域同步发力,推动港口功能升级与效率提升。
在生产资源整合方面,公司加速推进基础建设与设备迭代,今年以来各项重点项目进展有序。其中,旗台作业区81号、82号泊位20万吨级改扩建项目已获得新增海域用海及岸线批复并完成海域权证办理,墟沟西作业区12道、13道东端移动卸车作业平台已完成前期调研与设计,墟沟东作业区新建防尘网工程3月开工后主体工程已通过监理预验收。设备升级与绿色转型同步推进,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的国内港口首台“自动化卸车清扫一体机”已投入使用,同时推进老旧搬运设备更新,并完成了多台新能源设备购置。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公司完成东方公司3个作业区中控室改造招标,优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系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资本运作层面,公司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港”)的战略合作落地成为最大亮点。此前连云港港口集团向上海港转让部分股份事宜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并于2025年6月30日完成过户登记,截至三季度末上海港持有公司2.233亿股,持股比例18.00%,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合作不仅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公司带来航线资源、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目前双方正全力推进共同组建滚装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滚装业务。
长期来看,连云港的核心优势依然稳固,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享有优越的战略地位。展望2025年后续经营,连云港将继续聚焦重点项目落地,加速推进平泽航线运力更新、墟沟西卸车作业平台建设等工程,深化与上海港的业务协同,持续优化财务结构,加大高附加值货种开发力度。未来,依托“一带一路”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红利,以及自身在硬件设施、集疏运体系、运营管理上的优势,连云港有望逐步克服短期挑战,实现全年经营稳健发展,进一步巩固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
来源:新浪网财经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