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首届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将拉开帷幕

-

2025-05-22 15:20     来源: 环球网
        

当全球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正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势能重塑创新生态。2025年5月30日,首届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将在珠海高新区拉开帷幕,这场汇聚三地顶尖科研资源与资本力量的盛会,不仅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桥梁,更通过首创的B2B精准对接机制,为投资机构开辟了一条通往“硬科技金矿”的确定性投资路径。

精准匹配:破解“信息迷雾”,直击硬科技核心资产

在科技投资领域,“信息过载”与“项目失真”始终是困扰投资人的核心痛点。传统展会中,投资机构往往需在数百个项目中大海捞针,耗费大量时间筛选低契合度标的。大会打破传统展会“盲谈”困局,构建“需求检索-精准约见”对接机制,让投资机构高效链接资源。

本次大会,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提供的项目,涵盖了服务特种机器人,物联网技术、通讯芯片、AI加速板卡、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众多领域,每个项目均经过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化潜力双维度评估,确保投资机构所见即所得。通过B2B模式的精准匹配,实现技术资金与技术的“零距离”对接。

专业评估:“技术答辩+市场模拟”,风险预判前置化

科技投资的高风险性往往也存在技术验证与市场适配的不确定性。大会通过“技术路演+资本问诊”双平台,将风险预判前置至投资决策前端:

技术鉴诊团权威背书:大会特邀院士专家团组成“技术鉴诊团”,现场为项目“把脉”

场景化压力测试:“技术答辩+市场模拟”路演环节要求项目团队现场接受产业端与资本端的双重考验。企业代表模拟市场需求提出应用场景痛点,投资方则可能从财务模型与退出机制角度施压,项目方需在压力测试中展现技术韧性与商业应变能力。这种“技术答辩+压力测试”的组合,相当于为项目提前进行了一次IPO预审,投资机构可直观判断其抗风险能力。

战略机遇:大湾区政策红利与珠海崛起的新风口

业内专家评估,“科交会”的深层价值将彰显珠海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更务实的举措,为每位技术研发人员铺设“快车道”,为每一位创新者提供“加速器”,为每一位投资者搭建“梦工场”,其精准锚定了大湾区科技投资的三大趋势:

●“耐心资本”布局加速:经济快速增长周期,众多企业可以凭借红利支撑以机会驱动增长;当经济处于慢速增长周期,则更多将由能力支撑战略驱动的淘沙式增长。国家层面强调发展风险投资,珠海近年股权投资基金数量激增。中基协官网显示,目前珠海完成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已接近2000只,在全国排名第九,广东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形成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核心赛道集群,这些“耐心资本”为硬科技项目提供长期资金保障。

●区域协同创新破局:珠海也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城市,加强与港澳的合作,既是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珠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重要途径。同时,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均衡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去年四月下旬,在深中通道开通之前珠海高新区还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桥来风至 扬帆高新”为主题的推介,深珠两地商协会和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谋深珠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新机遇,来自深圳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以及各地企业家和投资者,共超500人参会,现场达成10个签约项目。港珠澳的多层次联动,珠江东西岸的多要素协同正在形成。

抢占“确定性窗口”,共赴科技投资新纪元: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局时代,不确定性成常态化的冲击。而科交会以B2B精准对接机制撕开了一条“确定性通道”。从智能匹配到风险预判,从政策赋能到生态构建,这场盛会为投资机构提供了高效“淘金”的全套工具。对于关注前沿技术、布局未来产业的投资人而言,这既是抢占大湾区红利的战略机遇,更是在科技投资下半场赢得先机的关键一跃。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联播+|总书记感慨“这条路走对了”
[详细]
学习时节丨总书记引领绘就万物共生的美好画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