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 通讯员 张硕)近日,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公示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名单,我省申报的“安徽省淮河中游-江淮分水岭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获支持。项目总投资6.48亿元,其中蚌埠承担2.23亿元(占比34.4%),为我市历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林业项目。项目建设期2025年-2027年。
“安徽省淮河中游-江淮分水岭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涉及淮南、蚌埠、滁州3市,是安徽省在淮河流域和江淮分水岭地区布局的重大生态工程。该项目结合省国土空间规划、绿美江淮行动等重点任务,构建“两带两区”(淮河生态修复带、江淮运河生态修复带、沿淮平原生态修复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修复区)建设布局,建设营造林32.58万亩,其中中幼林抚育11.77万亩、退化林修复18.91万亩、人工造林1.9万亩,并建设消防抗旱蓄水池、小型蓄水设施、标识牌等。该项目实施,是贯彻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守护江淮粮仓的有力举措,对进一步筑牢淮河绿色生态屏障、推动绿美江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四五”期间实施的重大工程,自财政部、国家林草局2021年启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以来,通过竞争性评选,已支持5个批次85个项目,安徽省分别在2021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竞争性评选中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5个,总投资23.05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47亿元,涵盖池州、六安、黄山、马鞍山、宣城、淮南、蚌埠、滁州8市,项目争取成功率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绿美江淮行动等重点任务,聚焦“江淮缓冲带、淮河分水岭”核心生态区位,将项目纳入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整体布局,开展跨市资源整合,统筹编制“两带两区”治理方案,打造流域协同治理样板。
我市将采用“诊断-规划-实施”三级推进模式,先行开展生态本底调查,识别水源涵养薄弱区、水土流失高发区,对标中央项目申报指南精准设计林分改造方案,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划定10.3万亩实施范围,确保工程可落地、可监测。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