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南方数码:以地理信息之笔 绘就数字中国新图景

-

2025-07-07 17:44     来源: 新浪网财经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数码)的董事长欧阳光先生,探讨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地理信息技术如同数字中国的“空间神经”,将现实世界的万千要素编织进虚拟网络,为城市治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支撑。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这一领域的深耕者,以22年技术积淀与创新实践,成为推动国家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用技术书写着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答卷。

节目现场,欧阳光先生向大家讲述了企业发展的历程。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掀起第二次计算机普及热潮,当时测绘行业仍以手工绘图为主,南方数码敏锐捕捉到数字化机遇,率先推出南方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CASS,首次将地形图从白纸 “搬” 进电脑,开创国内电子成图先河,极大推动了中国测绘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奠定了其在华南地区的行业标杆地位。

成立后的首个十年,南方数码从测绘软件起步,逐步构建起覆盖上游数据采集与加工处理、中游基础软件平台开发、下游多领域行业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业务遍及自然资源、测绘、住建、智慧城市、企业应用、国防军工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地理信息的价值,藏在对需求的理解里。” 欧阳光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的发展内核 —— 通过在广州、武汉设立两大研发中心,联合武汉大学等高校构建 “产学研用” 创新生态,南方数码将技术突破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完整闭环。

公司在广州、长沙等六地设立数据生产基地,依托全国分支机构构建本地化服务网络,实现从需求响应到方案交付的全流程本地化支撑。如今,数千个政务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在各级政府部门,见证着企业从单一软件商到全产业链服务商的战略升级;在民生领域,其开发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服务全国 21 个省份近 200 个市县,实现交易、过户 “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智能办”,切实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便利。

正如欧阳光所言:“地理信息数据的价值,如同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需要经过提炼才能释放能量。”在数字经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地理信息行业正加速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18年,南方数码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时空大数据研究中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突破重重技术壁垒,搭建起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2023年,联合武汉大学发布全球首个OGC地理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累计申请AI相关发明专利26项,深度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城市治理、耕地保护、智慧港口等多元场景,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在城市治理中,无人机结合 AI 算法,可自动识别城中村违规加盖等行为,准确率超 90%,节约 90% 人工成本;在耕地保护领域,“卫星 + 无人机 + 地面巡查” 立体网络让监测效率提升 6 倍,守护每一寸良田;在港口,无人机点云技术实现垛位管理无人化,精度达 95%,业务耗时降低 88%;在能源行业,数字孪生技术让变电站实现 “虚拟巡检”,大幅减少人工投入…… 这些场景里,AI 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与产业价值。

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今天,南方数码主动扛起技术自主的责任,构建涵盖基础软件平台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信创生态体系。通过立体化的信创布局,既满足了行业对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也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底层技术支撑,彰显民族企业的担当。

面向未来,欧阳光表示:“公司将秉持 ' 固本强基、双轮驱动 ' 战略,以自主创新为引擎,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方案。” 在他看来,“地理信息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让复杂的世界变得可感知、可预测、可控制”—— 这既是一家企业的技术追求,更是民族品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从华南一隅的技术新秀,到引领产业变革的领军企业——南方数码的22年征程,映射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未来,这家民族企业将继续以技术为笔、需求为墨,为数字中国绘就更精准的图景,书写属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答卷。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第一视点·学习手记丨警惕“温水效应”
[详细]
看图学习丨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