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记者 何沛 通讯员 喻静) “我单位承诺: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市政府相关规定,不生产、销售和使用不符合《蚌埠市禁止和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产品。”近日,90家企业在蚌埠市禁止和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和目录实施宣贯会现场,郑重签订承诺书。
塑料污染治理是蚌埠打造“创新之城·制造高地”的关键支撑。新修订的《蚌埠市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今年5月1日施行,《目录》(试运行)于6月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和动态管理机制,为蚌埠的禁限塑工作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法律依据。
其中,《目录》(试运行)规定,在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禁止提供使用用于盛装及携提物品的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及用于盛装熟食的保鲜袋、保鲜膜、连卷袋,不包括基于卫生、食品安全等目的,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蔬菜、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禁止餐饮堂食服务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具体为刀、又、勺、碗、碟、盘、盒(含盖)、吸管、杯(含冷饮杯、咖啡杯等)等,不包括预包装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外包装自带的塑料吸管;禁止餐饮外卖领域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打包袋,以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碗、盘、碟、盒等(含盖)、吸管、杯(含冷饮杯、咖啡杯等),不包括预包装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外包装自带的塑料吸管;全市宾馆、酒店、民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不包括外包装;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泛滥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推进禁限塑工作,不仅能有效减少“白色污染”,守护淮河生态屏障,还能倒逼传统产业升级,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开拓市场空间,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在替代品供给优化方面,蚌埠作为全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拥有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我们支持本地企业攻关改性技术、改进工艺,提供实用、美观且经济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外事局等各相关部门聚焦关键环节,按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向市场经营主体深入宣贯,重点解读新增禁限品类,对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我市多家企业代表在签订承诺书后纷纷表示,企业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如商场超市建立合格供应商制度和进货台账,餐饮企业更换可降解餐具,快递企业推广循环包装箱和可降解胶带。
“此次90余家企业签订承诺书,充分展现了蚌埠在禁限塑工作中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我市还畅通了12345市长热线和网络举报平台,落实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氛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