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顾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绘就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发展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连日来,蚌埠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扣“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结合自身实际,以“铁锤砸铁钉”的严实作风抓好工作落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加快蚌埠振兴的强大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置于首位。“‘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韩见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市开工建设了淮宿蚌城际铁路、合新高铁、蚌埠滕湖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今年前三批参加省集中开工的139个项目开工率、纳统率100%。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意识,谋划一批“十五五”时期具有牵动性的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以更多的“真金白银”支撑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葛晨军说,“十四五”期间,全市上下集中资源力量“大抓工业,大抓制造业”,蚌埠工业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逐年向好的态势,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全会精神,结合蚌埠实际,科学编制我市“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锚定“智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不动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将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转化为推动蚌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科技创新,是蚌埠的最强基因,也是最大底气。“十四五”时期,我市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彰显成效、创新人才支撑更加坚实,成功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居全省第5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全会公报中,有10次提到‘科技’,8次提及‘创新’,2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昊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市科技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全会部署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围绕“智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聚焦“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发挥市委科技委统筹协调作用,依托科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特长”向“工业特产”转变,努力集聚更多科创人才、引进更多科创项目、培育更多科创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十四五”期间,我市“三公里就业圈”工作获省表彰激励,奖补资金400万元。在2024年度就业促进劳动保护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今年1—9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1650人,超序时进度25.91%,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成文表示,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做好就业帮扶、超前谋划和平台搭建等工作。在做实帮扶上,将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在超前谋划上,将深入推进百名人社干部帮扶企业行动,多措并举服务企业用工,着力解决招工难问题。在搭建平台上,将密集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以“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为契机,形成覆盖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